高校畢業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現代化建設的主力軍。2020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874萬人,同比增加40萬人。加上疫情影響,今年就業形勢越發嚴峻。為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亳州市特將以下十項政策清單予以公示。
一、一次性就業補貼
政策依據:安徽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關于進一步完善穩定就業和支持創業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皖人社秘〔2018〕383號)
政策內容:對與小微企業簽訂6個月以上勞動合同,并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由就業補助資金給予每人3000元的一次性就業補貼。
享受對象: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
申請條件:(1)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2)與小微企業簽訂6個月以上勞動合同;(3)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
補貼標準:一次性補貼3000元
辦理途徑:安徽省陽光就業網上服務大廳
咨詢電話:0558-5132265
二、一次性創業補貼
政策依據:安徽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關于進一步完善穩定就業和支持創業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皖人社秘〔2018〕383號)
政策內容:對畢業2年以內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返鄉農民工、建檔立卡貧困勞動者首次創辦小微企業,自工商注冊登記之日起正常運營6個月以上并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就業補助資金給予5000元一次性創業補貼。享受對象:畢業2年以內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返鄉農民工、建檔立卡貧困勞動者。
申請條件:(1)首次創辦小微企業;(2)自工商注冊登記之日起正常運營6個月以上;(3)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
補貼標準:一次性補貼5000元
辦理途徑:安徽政務網、安徽省陽光就業網上服務大廳或當地人社部門服務窗口。
咨詢電話:0558-5132556
三、求職創業補貼
政策依據:安徽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關于進一步擴大就業創業政策覆蓋面提高補貼標準的通知》(皖人社秘〔2019〕217號)
政策內容:畢業年度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貧困殘疾人家庭、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獲得國家助學貸款、殘疾的高校畢業生以及特困人員中的高校畢業生(包括畢業年度中等職業學校、技工院校符合條件的困難畢業生),由就業補助資金給予每人1500元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
享受對象: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包括畢業年度中等職業學校、技工院校符合條件的困難畢業生)。
申請條件:畢業年度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貧困殘疾人家庭、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獲得國家助學貸款、殘疾的高校畢業生以及特困人員中的高校畢業生(包括畢業年度中等職業學校、技工院校符合條件的困難畢業生)。
補貼標準:一次性補貼1500元
辦理途徑:安徽省陽光就業網上服務大廳、支付寶城市服務“陽光就業”專欄、微信小程序“陽光就業”。
咨詢電話:0558-5132265
四、創業擔保貸款
政策依據:
1.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實施創業擔保貸款支持創業就業工作的通知》(銀發〔2016〕202號);
2.財政部《關于修訂發布<普惠金融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財金〔2019〕96號);
3.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人民銀行《關于進一步做好創業擔保貸款財政貼息工作的通知》(財金〔2018〕22號);
4.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人民銀行《關于進一步加大創業擔保貸款貼息力度全力支持重點群體創業就業的通知》(財金〔2020〕21號)
政策內容:符合條件的個人最高可申請創業擔保貸款額度由15萬元提高至20萬元。對符合條件的個人創業擔保貸款借款人合伙創業的,可根據合伙創業人數適當提高貸款額度,最高不超過符合條件個人貸款總額度的10%。
享受對象: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復員轉業退役軍人、刑滿釋放人員、高校畢業生、化解過剩產能企業職工和失業人員、返鄉創業農民工、網絡商戶、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農村自主創業農民。
另:自(財金〔2020〕21號)印發之日至2020年12月31日新發放貸款,下列群體也將納入支持范圍:一是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游等行業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個體工商戶;二是貸款購車專門用于出租運營的個人;三是貸款購車加入網絡約車平臺的專職司機(需平臺提供專職司機“雙證”等證明材料);四是符合條件的出租車、網約車企業或其子公司;五是對已享受創業擔保貸款貼息政策且已按時還清貸款的個人,在疫情期間出現經營困難的,可再次申請創業擔保貸款。
申請條件:(1)申請人必須符合“十類人員”且年齡在法定勞動年齡段內(男18-60女18-50周歲);(2)申請人應取得有效的就業失業登記證;(3)申請人應取得有效的工商營業執照且有正常經營的實體;(4)經營項目為國家限制的行業除外,包括建筑業、娛樂業、廣告業、銷售不動產、轉讓土地使用權、房屋中介、桑拿、按摩、網吧、氧吧;(5)申請人在申請創業擔保貸款時,除助學貸款、扶貧貸款、住房貸款、購車貸款、5萬元以下的小額消費貸款(含信用卡消費)以外,本人及其配偶應沒有其他貸款。
補貼標準:最高20萬元免息
辦理途徑:安徽政務網、戶籍或創業地的社區。
咨詢電話:0558-5132556
五、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
政策依據:
1.安徽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關于印發<安徽省就業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財社〔2016〕1754號)
2.安徽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關于進一步擴大就業創業政策覆蓋面提高補貼標準的通知》(皖人社秘〔2019〕217號)
政策內容: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并以個人身份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就業補助資金給予每人每月350元職工養老保險補貼(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職工養老保險補貼提高到每人每月450元)和100元職工醫療保險補貼,補貼期限不超過24個月。
享受對象:高校畢業生
申請條件:(1)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2)實現靈活就業;(3)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
補貼標準:每人每月350元職工養老保險補貼(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職工養老保險補貼提高到每人每月450元)和每人每月100元職工醫療保險補貼。
辦理途徑:安徽省陽光就業網上服務大廳或當地人社部門服務窗口。
咨詢電話:0558-5132556
六、小微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社會保險補貼
政策依據:
1.安徽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關于印發<安徽省就業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財社〔2016〕1754號)
2.《關于進一步擴大政策覆蓋面提高就業創業相關補助補貼標準的通知》(皖人社秘〔2019〕217號)
政策內容:對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或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并與之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且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小微企業,按照企業為高校畢業生實際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給予企業補貼(不包括個人繳納部分),補貼期限不超過12個月。
享受對象:小微企業
申請條件:(1)屬小微企業;(2)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或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3)與之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且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
補貼標準:按照企業為高校畢業生實際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給予企業補貼(不包括個人繳納部分)。
辦理途徑:安徽政務網、安徽省陽光就業網上服務大廳或當地人社部門服務窗口。
咨詢電話:0558-5132556
七、就業見習補貼
政策依據:
1.安徽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關于進一步擴大就業創業政策覆蓋面提高補貼標準的通知》(皖人社秘〔2019〕217號);
2.安徽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省商務局、省國資委、共青團安徽省委員會、省工商聯《關于實施三年六萬青年見習計劃的通知》(皖人社秘〔2019〕108號)
政策內容: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16-24歲失業青年,見習期限為3-12個月。見習期間,見習單位為見習人員發放的基本生活補貼標準每人每月不低于2000元,為見習人員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人均100元(一次性),見習指導費人均200元支付給見習單位(一次性),所需資金從各級財政安排的就業補助資金中統籌安排。
享受對象:就業見習基地
申請條件:正常開展見習業務的見習基地
補貼標準:每人每月1400元
辦理途徑:安徽政務網、“陽光就業”網或當地人社部門服務窗口。
咨詢電話:0558-5132265
八、創業培訓
政策依據:安徽省人社廳、省財政廳《關于進一步促進就業創業服務民營經濟發展的通知》(皖人社發〔2013〕32號)
政策內容:對有創業愿望、培訓需求的勞動者開展從事個體經營、創辦微型小型企業的基礎知識和創業能力的培訓,其主要內容為:創業意識培訓、創辦企業培訓、改善企業培訓、創業模擬實訓和網絡創業培訓。
享受對象:承擔創業培訓事項的培訓機構。
申請條件:符合條件的培訓機構(實訓基地),對有創業意愿和創業培訓需求、勇于投身創業實踐的城鄉各類勞動者和畢業前一年度的在校大學生(包括休學創業的大學生)開展創業培訓,可按規定申請創業培訓補貼。
補貼標準:對定點培訓機構開展創業意識培訓、創辦企業培訓、創業模擬實訓(改善企業培訓、網絡創業培訓)的,分別按照100元/人、1000元/人、1300元/人的標準給予補貼。
辦理途徑:安徽政務網、“陽光就業”網或當地人社部門服務窗口。
咨詢電話:0558-5132556
九、公益性崗位補貼
政策依據:
1.安徽省人社廳、省財政廳《關于印發安徽省公益性崗位開發管理辦法的通知》(皖人社發〔2020〕4號);
2.安徽省就業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印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強化穩就業工作若干政策的通知》(皖就〔2020〕6號)
政策內容:凡愿意承擔社會責任、有公益性崗位需求的機關事業單位、社會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或相關企業均可向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提出設立公益性崗位的申請。公益性崗位用于安置法定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的就業困難人員。用人單位依法與公益性崗位就業人員簽訂勞動合同,依法按月足額支付崗位人員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工資,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按照規定可以按季度申請社會保險補貼和崗位補貼。
公益性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除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可延長至退休外,期限一般不超過3年。對從事公益性崗位政策期滿仍未實現穩定就業的,政策享受期限可延長1年(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對補貼期滿仍難以通過其他渠道實現就業的大齡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重度殘疾人(有勞動能力)等特殊困難人員,可通過公益性崗位再次安置,累計補貼期限原則上不超過2個周期。
享受對象:勞動者個人;用人單位。
申請條件:申請設立公益性崗位的單位及在崗公益性崗位人員。
補貼標準:社會保險補貼以單位為勞動者繳納的5項社會保險費用為標準(不含勞動者自己繳納部分)給予用人單位。崗位補貼分為個人崗位補貼和用人單位崗位補貼,其中個人補貼部分市、區按每人每月625元,三縣按每人每月575元的標準給予勞動者;用人單位崗位補貼部分按每人每月300元標準給予用人單位補助;其中吸納零就業家庭成員就業的額外給予用人單位一次性崗位補助1000元。
辦理途徑:安徽政務網、“陽光就業”網或當地人社部門服務窗口。
咨詢電話:0558-5132618
十、高校畢業生就業技能培訓補貼
政策依據:安徽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關于印發<安徽省就業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財社〔2016〕1754號)政策內容: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含技工院校高級工班、預備技師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職業教育類畢業生),可自主選擇依法設立的培訓機構,原則上個人先行付費,培訓后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技能等級證書或專項職業能力證書或培訓合格證書),按規定申領培訓補貼。享受對象: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申請條件:(1)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含技工院校高級工班、預備技師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職業教育類畢業生);(2)在依法設立的培訓機構接受培訓且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技能等級證書或專項職業能力證書或培訓合格證書)。
補貼標準:500-2400元。參照安徽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關于印發就業技能培訓工種目錄及補貼標準(2019版)的通知》(皖人社秘〔2018〕431號)文件執行。
辦理途徑:安徽政務網
咨詢電話:0558-5132279